老特刚打“航运牌”,没想到熊猫反击这么狠!
先说个题外话。我记得早年经常看到一个论调,说是解决岛内问题,早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应对事后老美主导的封锁与制裁。我还记得后来有几年,咱家经常聊内循环、双循环,似乎还可以联想到这是在为此做一些准备。
但后来的贸易战,似乎改变了这种节奏,热战没有启动,反倒是贸易战前置性打响了,原因无他,正是老特等不及了,他为什么等不及呢?他可能心想,再让熊猫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啥也干不了了,所以没啥征兆地提前打响了贸易战,企图把咱们扼杀在成熟之前。
他这个想法其实也没错,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熊猫的韧性出乎意外的强,自我进化速度也出乎意外地快,而大漂亮自身的衰退和问题的爆发,也出乎意外地迅猛,究其本质就是他低估了两个制度的差异。
我先罗列一个数据: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1.9%、45.5%和44.6%,这已经是发展起来之后的数据。
本以为差不多就这高度了,没想到转眼7年过去,到了2024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55.7%、74.1%和63.1%。你看这新接订单量,竟然占全球高达74.1%,四分之三啊!简直令人惊悚!
短短几年,我们的造船业就从崛起,跨越到登顶,把之前的榜一榜二都踩在脚下,照这趋势发展下去,全球的造船企业,有个算一个,都得死。
这就是当列强的感觉!这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不懂有些国人到底怎么想的,他们老会说,咱中国人在海外不受待见,就是因为太拼了,太卷了,老不给别人留活路,要什么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才是生存的哲学。
去你的生存哲学!我想问这些人,当年的盾构机,如今的光刻机,等等,哪一样不是被垄断?为此咱们交过多少冤枉钱给那些“列强”了?为此咱们辛辛苦苦加工了多少牛仔裤和毛绒玩具?
这就是世界竞争的真相,丛林法则,赢者通吃。清朝年间,咱们的丝绸、茶叶、瓷器畅销欧洲,怎么玩都是顺差,咱们偷了吗?咱们抢了吗?犯法了吗?没有!但列强们卖你鸦片,你不让他卖,他就揍你,然后抢了咱的圆明园,带不走的还要烧掉,他们有想过给咱们留活路了吗?
扯远了,但这个理必须得先说清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的这场博弈。
回到正题,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老特要对我们的船舶收取天价港口费了!据第一财经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在10月3日发布《第301条款船舶费用》公告,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咱家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在进入美国港口时征收新的港口服务费。
你看这到底有多流氓——只要咱家造的船,就要加收服务费,意思就是告诉全世界,谁敢买熊猫的船,我就搞你!这讲的是哪门子道理?列强会跟你讲道理吗?10月3日,咱们正在开开心心过节,咱们有干什么招惹老特的事吗?根本没有!
网上有写自媒体说什么这两天的稀土“长臂管辖”是咱们主动挑起了,有些人甚至还信了老特的鬼话,说这事跟加沙停火有些关联,这简直就是胡扯。这轮稀土制裁,也是防守反击,只是力度更大而已。
那好,我们说说关于老特打出的航运牌,咱加是如何对等反击的。两个字,够狠!不带怕的!
这回咱们的反制措施,主打的就是覆盖广,为什么说特点是覆盖面广,那是因为老美的造船业不中用啊!
咱们这轮的反击几乎涵盖了与老美有牵连的各类船舶。但凡跟美国有一点关联的船舶,不管是在制造环节还是运营层面,都被纳入了反制的范畴之中。像日本、韩国与美国一起合作造船也好,开展远洋运输合作也罢,这些船舶统统都得交钱,因为只要沾上老美的边,就逃不掉。这叫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你制裁我造的所有船只,但你没有造船能力,那好,我就制裁跟你有合作的船只,很合理吧。这就叫对等!
还有,全球顶级航运巨头,比如说地中海航运、马士基集团,由于有美国资本持股,同样也没能幸免,被卷入其中。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货轮,跟老美有关的液化天然气船、石油运输船,甚至那些豪华观光游轮,也全都在制裁名单之上。可以说,咱们的这一举措就如同一张严密的大网,将老美整个船运相关产业都给牢牢罩住了,让其毫无招架之力,被打得措手不及,整个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动荡风险。
那么对老美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呢?咱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从产业层面来看,美国航运产业链面对我方的反制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他们要么选择裁员降本,想尽办法省出钱来硬着头皮去交这笔费用,以此来维持中美之间的贸易不至于崩塌。可这样一来,大量的航运产业链工人就会面临失业风险,那些原本靠着这份工作维持生计的家庭瞬间失去了经济来源,而且这还会产生连锁反应,码头的相关配套服务人员,比如货车司机等,业务量也会锐减,收入大打折扣。要么就是减少中美贸易,可业务量一旦减少,同样会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众多企业的规模不得不收缩,整个航运产业的活力被极大地削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上百万大漂亮的家人们,生计因此受到影响,大漂亮的经济秩序更是会成为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再者,从物价和消费层面来说,老美对咱们的船只强制收费,航运公司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往往会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让美国进口商来承担额外收费。而美国进口商自然也不会甘愿自己吃亏,最终这笔费用就会间接转移到老美的物价上,导致物价通胀,普通消费者不得不为这些无端增加的成本买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很多美国老百姓原本的生活成本就不低,这下生活用品纷纷涨价,可自己的收入还可能因为裁员等情况减少了,生活压力陡然增大,怨声载道也就不可避免了。还有,高通胀意味着降息难度大,也就意味着美债继续滚,越滚越大,赚的都不够利息,看你怎么蹦跶。
最后,我们从港口运营角度来看,随着这些情况的不断发酵,不少美国港口的流量开始暴跌,原本繁忙的港口变得冷冷清清,货物吞吐量大幅下滑,那些围绕港口生存的众多企业也只能收缩规模,大量码头工人、卡车司机等被迫离开岗位,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整个港口及周边产业的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
看到这,有人就觉得东大这回是动真火了?是的!但咱们不是莽,咱们之所以无惧老特打出的这张“航运牌”,是有着诸多坚实底气的。怎么说呢?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数额有所减少,就拿2025年8月来说,中国对美国出口316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3%,已经到了历史的低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就陷入了被动。事实上,中国前8个月整体出口规模依然保持着6.9%的高增长态势,这背后是咱家积极开拓多边贸易,不断深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带来的积极成果。
众所周知,咱家近些年来,一直在大力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最好的例证。众多沿线国家和中国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为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中国的出口不再单一地依赖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以即便老美妄图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这次的航运牌来遏制中国的出口,中国依然能够凭借着在其他市场的开拓,稳稳地维持住整体出口的良好发展态势,让自己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继续站稳脚跟。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2018年之后,中国在抵御贸易战方面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过去,面对一些国家不合理的贸易制裁,可能在应对上会稍显吃力,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无论是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还是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的制造业不再局限于中低端的加工制造,而是向着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像中国的造船业就非常典型,如今已经在全球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每三条远洋货轮中就有一条是中国制造,新的订单里头,咱们手握了全球的四分之三,订单都排到了2029年了,这就是产业实力强大的最好体现。
同时,在科技研发、自主品牌打造等自主创新领域,我国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份额,这使得我们在面对贸易战冲击时,能够有更多的缓冲空间和应对手段,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人拿捏。
此一时,彼一时了!
如今的老特,还妄图通过一些霸权手段,随意对别的国家挑起贸易争端,但是时代已经变了,我们早已不是当年的水平,老美的实力也大不如前!其霸权行径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老特这次打出的“航运牌”,不仅没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被动而尴尬的局面,被我方强有力的反制打得灰头土脸,事后,你说那些被咱们制裁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不会对老特所代表的共和党恨得咬牙切齿?那些因为这场博弈而伤痕累累的老百姓,还会把选票投给老特吗?
如果他们还不认清形势,继续抱着霸权思维,想着挑事,那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全球贸易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航运反击战只是开胃菜,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轮的贸易战,东大的态度一轮比一轮硬,出手的力度一轮更比一轮强?有时候我甚至有种恍惚的感觉,老特是不是被下套了?咱东大会不会想着,先解决后顾之忧,然后自然就可以云淡风轻地无损解决岛内问题。有没有这种可能?虽顺序颠倒,但殊途同归?
如此说来,高端的猎手,总以猎物的方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