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为了买歼10,有多拼?

印尼为了买歼10,有多拼?

事情是这样的,印尼为了买到咱家歼-10战斗机,上演了一出堪称“谍战剧”的操作,其背后的博弈与坚持,远比订单本身更值得深思。

前天,也就是10月15日,印尼国防部长西亚弗里・萨姆索丁在雅加达公开向媒体证实:“这些战斗机很快就会飞临雅加达上空。”这里所说的“战斗机”,正是咱家的歼-10。

这一官宣并非突然,因为早在9月18日,印尼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局长、准将弗雷加・韦纳斯・因基里旺就已披露,印尼空军正在对歼-10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合国防与作战需求。而更早的9月2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计划采购歼-10的消息已通过社交媒体流传。法国《情报在线》当时甚至指出,该合同曾因资金问题推迟,后在东大提供的付款方案支持下推进。从评估披露到防长官宣,印尼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为这场酝酿已久的军购画上了关键句点。

那之前那些传闻,为何在国内掀不起什么浪呢?因为再早之前,关于歼10和阵风的取舍和反复,让国内众多网友感到失望。甚至都已经怀疑印尼的诚意了。

时间拉回2025年5月,当时印尼突然放出消息,称要在原有42架阵风订单基础上,追加采购12架法国战机,还同步敲定了“凯撒”卡车炮、“鱿鱼”潜艇等一揽子军购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亲自飞赴雅加达,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完成高调签约。这一幕让外界以为,印尼的战机采购已锁定法国阵风,中国歼-10彻底出局。这事当时让咱们网友感到很生气,因为之前在某会上,其老大还说得那么好听,结果转眼就跟法国跑了……

现在回看才明白,这从头到尾可能都是印尼精心布下的“烟雾弹”。追加阵风的订单仅是意向性协议,并未形成板上钉钉的合同,而放出歼-10采购传闻,既给法国施加了压价压力,又成功转移了西方媒体的注意力,为秘密推进歼-10采购争取了时间。更巧妙的是,当印巴空战中歼-10CE击落印度阵风的消息传出后,印尼国会立刻紧急叫停第二批阵风采购,成立特别委员会重新评估订单,这看似“变卦”的举动,实则是为转向歼-10铺路。从放风歼-10到追加阵风,再到借实战结果调整采购计划,印尼用一套“虚实结合”的战术,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为自己争取了主动权。

那印尼为何要如此“费尽心机”?核心原因在于对西方国家的深层恐惧。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长期处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其经济与外交政策难免受西方掣肘。在军购领域,这种忌惮更是具象化。

要知道,在历史上,印尼就曾因采购非西方武器装备,遭遇过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与经济施压。以战机采购为例,美国一直将东南亚视为“传统势力范围”,此前主动提议为印尼升级F-16V,本质上是想通过武器绑定巩固影响力;而法国,为了锁定订单,不仅拿出技术转让筹码,更是拿出不少下三滥的手段对咱家进行抹黑。

大家抢夺订单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西方军售往往附带严苛的政治条件,从人权议题到外交立场,动辄以此要挟采购国。印尼深知,若直接官宣采购歼-10,极可能引发老美的制裁警告,甚至影响西方对印尼的投资与贸易政策。这种“隐形枷锁”让印尼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用阵风订单作掩护,直到歼-10即将交付才公开消息,最大限度降低西方干预风险。

正如雅加达国防论坛研究员所言,采购装备本应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但在西方霸权阴影下,印尼必须用智慧规避风险。这是种莫大的无奈。要知道印尼不算小啊,无论地盘还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不算小啊。但尚且如此,你说那些小国怎么活?

展开全文

可喜的是,绕了这么多弯路,印尼最终还是选择歼-10,这进一步映衬了东大的实力。首先是装备性能的硬实力支撑。印巴空战的实战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歼-10CE在对抗中展现的压倒性优势,让印尼看到了这款战机的作战价值。

同时,颇具吸引力的是歼-10的高性价比,比如说二手歼-10A,单价仅2000万-3000万美元,还不到阵风的六分之一。对于印尼而言,很划得来,这是美俄法装备无法比拟的优势。还有,再怎么说,咱也不会给他留后门对不对,你买了F16v,鬼知道关键时候能不能用。这就是老美自己作的。

除了装备本身,经济层面的深度捆绑更是决定性因素。大家都知道,军贸往往是经济绑定的眼神。咱家已连续12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还是其最大海外投资国、技术输出国与矿产进口国。印尼的经济命脉与中国紧密相连。

比如雅万高铁由中国全程承建,成为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还有印尼的煤矿、铜矿、镍矿等战略资源,近六成出口目的地是中国,棕榈油更是依赖中国市场消化产能。这种“你中有我”的经济格局,让印尼在军购决策中不得不考量长远利益——选择歼-10绝非单纯的武器采购,更是对中印尼经济合作的巩固与深化。

当然,更打动印尼的是中国军售的“无附加条件”原则。与西方动辄将军售与政治议题挂钩不同,中国提出的“以旧换新”模式允许印尼用退役战机折价置换歼-10,搭配“全寿命服务包”涵盖维护、弹药与培训,彻底打破了西方主导的军售规则。这种基于平等与尊重的合作态度,与西方的霸权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正如印尼防长在官宣时所言,选择歼-10是“基于国防需求与伙伴信任的双重考量”,这背后正是对东大诚意的认可。

讲到这,不仅感慨。从印尼这场“拼尽全力”的采购中,我们能看到咱家与东盟关系的深层变化,为此,咱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歼-10成功打入东盟市场,并非偶然的军售突破,而是中印尼乃至东大与东盟关系不断深化的缩影。近年来,咱家与东盟的合作从经济延伸到安全领域,从高铁建设到武器装备,从贸易往来到技术共享,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这种合作不是靠施压或诱惑,而是凭实力与诚意赢得认可,我们的一举一动,也让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看到了不同于西方霸权的合作选择。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