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超659家公司设立ESG委员会,有公司年内股价最高暴涨12倍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及修订说明,明确《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针对“董事会设可持续发展专门委员会”的建议,修订说明中指出,考虑到企业规模、行业差异未提出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设立。
尽管暂无强制规定,A股已有不少企业已主动推进治理升级。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1日,近三年至少有659家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委员会。
从财务与股价表现来看,多数成立ESG相关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表现更佳:近8成公司年内股价上涨,最高超12倍;2025年中期近六成公司业绩上涨。
对于设立了ESG相关委员会的公司股价/业绩仍表现不佳的情况,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长聘副教授、汇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荻向记者分析表示,有些企业的ESG实践仍停留在形式层面,主要为应对外部压力,未能实质落地。这种形式主义导致ESG难以发挥风险管控与价值提升的作用,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自然也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股价或投资回报提升。
近三年超659家公司设立ESG委员会,民企超半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1日,近三年来A股有至少659家公司成立了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
Wind资讯显示,企业性质分布上,659家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达332家,占比50.38%;地方国有、中央国有公司分别有147家、115家,占比为22.31%、17.45%。
数据来源:Wind
据了解,ESG委员会普遍被定位为董事会“战略参谋机构”,主要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可持续发展及ESG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公司的ESG委员会职能各有侧重。峨眉山A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回复表示,旅游行业的核心资源与环境质量、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有助于系统性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如极端天气对客流的影响)。同时,抓住低碳旅游等新兴机遇。这能将可持续发展从零散的举措,深度融入公司战略,提升中长期竞争力。
此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环保、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发关注,公司需要积极回应,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恺英网络首席社责官付丽娜向记者表示,公司于2022年将“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有助公司正面对气候变化、AI伦理、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众多新兴挑战。
在她看来,从层级上,公司此前由董事会办公室社会责任组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专业性上,委员会成员包含董事长和独立董事,依据上市公司治理相关规定履行职责,提高了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长聘副教授、汇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荻向记者分析表示,风险管控是ESG理念的核心要义。践行ESG并非旨在追求更高的增长,而是侧重于管理下行风险,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底线保障。因此,设立ESG委员会有其必要性。
近八成公司年内股价上涨,超八成公司ROE为正
除了响应监管、规范公司治理层面,广大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上市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后能否对公司业绩、股价产生实质影响。
市值方面,659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为374.96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工业富联、比亚迪排行TOP3,分别达1.71万亿元、1.35万亿元、9186.3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市值最低的3家公司中,有两家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Wind
从股价表现来看,截至10月21日,有524家年内股价上涨,占比达到79.51%;其中上纬新材涨幅最高,达1287.04%,华建集团、涛涛车业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359.39%、277.62%。
数据来源:Wind
再看财务成长性。
营业总收入变动方面,2024年度367家同比增长,占比55.69%,城投控股、康欣新材、正丹股份的增幅领先,分别为268.6%、144.46%、126.31%;2025年中报时,同比增长的公司数量增至389家,占比提升至59.03%。
数据来源:Wind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4年度333家同比增长,占比50.53%,正丹股份增幅最大,达11949.39%,安迪苏及国机汽车业分别以2208.66%、1787.58%排第二和第三。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同比增长的公司数量增至375家,占比56.9%,*ST松发以15646.55%的增幅居首,三和管桩、北方稀土增幅分别为3433.46%、1951.52%。
数据来源:Wind
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2024年度数据显示,555家ROE为正,占比84.22%,锦波生物、正丹股份、东鹏饮料的ROE表现突出,分别为58.85%、54.92%、47.49%;2025年中报,ROE为正的公司数量增至565家,占比提升至85.74%,*ST松发、东鹏饮料、锦波生物以36.61%、28.92%、23.79%位列前三。
数据来源:Wind
从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公司成立ESG委员会与业绩和股价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亦有部分公司仍旧表现不佳。
李荻认为,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可能未必真正将ESG理念或规则落实到位,往往流于形式主义,仅为应付投资者、舆论或监管层面的要求,而未发挥实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降低——价值提升”的正向循环就难以实现,价值增长、股价提升或投资回报改善也就无从谈起。
对此,峨眉山A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董事长、多名董事组成,确保战略决策的权威性;下设跨部门ESG工作组作为常设执行机构,将宏观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可执行的具体任务,形成从决策到落地的闭环管理。
李荻分析称,ESG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若出现信息失真或造假,需建立相应的处罚与追责机制。该机制应内外结合:企业内部须完善治理与内控,从源头防范风险;外部应强化包括监管机构、投资者及舆论在内的多方监督,形成有效制约。
免责声明:本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交易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