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的双面人生:白天保护性考古,夜里用炸药盗墓
2025年9月17日,随着团伙中最后一名嫌疑人被提起公诉,这起在考古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盗墓案中的20多名嫌疑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10月22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通过采访办案人员,还原了这起追缴文物达4000多件的盗墓案。

古玩店发现的商代晚期弓形器,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古玩店里的商代文物
徐州市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地下文物众多,文物交易市场活跃。
2020年10月8日下午,化妆侦查员在徐州古玩城例行巡查时发现,在一家店铺的角落处发现一件沾满泥锈的弓形器,该青铜器保存完整,器型较大,中部有一圆形凸起,凸起中间有凹槽,疑似镶嵌脱落所致。侦查员敏锐意识到,该弓形器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遗址出土商代晚期弓形器十分相似,初步判断应为出土文物。侦查员请来专家悄悄复核,经鉴定,是一件商代晚期珍贵文物,有着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这件弓形器其实是古代打仗时,驾驭战车人员固定缰绳的器物,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极为珍贵。”办案民警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获此情况线索后,徐州市公安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以及具有文物知识和研究特长的民警进行侦办。同时,专案组围绕古玩店主关某的活动情况,很快就在文博期刊上发现关某发表的论文中,涉及徐州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盗的多件在册文物相关线索信息。通过摸排,掌握了关某的两个存放文物的秘密仓库。
“关某在当地考古圈和文玩圈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们通过梳理与关某联系密切的可疑人员后,发现8名盗掘或倒卖文物犯罪的前科人员与其来往频繁,其中一名还是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东陵1号墓(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墓)的刑满释放重点人员。”办案人员说,当年办案单位追缴的被盗孟尝君送给秦昭襄王“八年造漆木高足豆”,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其底座29字铭文研究更引起了全国学术界轰动。上游新闻记者查阅史料发现,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中漆木高足豆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漆木高足豆底座、漆木简均为国家三级珍贵文物。最为珍贵的是,漆木高足豆上的29个字的铭文破解了诸多的历史谜团。“八年相邦薛君造”中的薛君,即战国四君子”之一齐国人孟尝君,也证实了相邦是比宰相更高的职位。

胡汉战争图拓片。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另一名可疑人员曾因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州汉代驮篮山楚王陵陪葬墓被判处有期徒刑。有了这些重要信息后,专案组又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了关某涉文物犯罪上下线和另外两伙人员,正在徐州市和周边地区盗掘古墓葬和古遗址。一个庞大的集勘探、盗掘、倒卖、收藏全链条犯罪团伙逐步浮出水面。
2021年2月26日,在文保和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专案组分赴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11省市开展集中收网抓捕追缴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其中公安部A级逃犯1名),打掉盗掘和倒卖文物犯罪团伙4个,破获徐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万年少家族墓被盗案、新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墩顶遗址被盗案、贾汪区马山督公山系列汉墓被盗案,以及山东多地汉画像石墓被盗案、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泗阳三庄古墓群被盗掘案等案件66起,追缴涉案文物4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00余件。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追缴中绝对不能发生次生损坏,特别是那些质地脆弱和器型硕大的文物,更是需要雇请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吊装、打包、装箱。为此,专案组整个过程全部由民警押运,到复杂地区追缴重要文物,还专门派出特警全程护卫,远路追缴文物的干警不携带文物住宿,吃住在车上,守护文物寸步不离。本案中的近半数文物都是追缴于千里之外,其中的困难艰辛超乎想象。仅此案追缴的文物数量,已经超过了沛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总和。”办案人员说。

汉画像石“双龙穿璧”。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背后大佬的双面人生
这批文物有多珍贵?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追缴文物包括从距今7300年北辛文化到民国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金银器、青铜器、铁器、骨角器、瓷器等,汉代“三绝”之一的汉画像石就追回200余块,其中多件画像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明代万历年间徐州进士万崇德墓志铭的发现追缴,更是掀起了徐州文化界学术研究的高潮,颠覆了以往对万氏家族的认知,填补了徐州地方文献空白,起到了补史、证史、纠史的作用,校正了引用多年的《万年少年谱》著作中的诸多错误。此案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市公安局破获的涉文物犯罪案件追缴文物种类最广、跨年代最长、数量最大、等级最高,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最多、专业水准最顶尖的案件。
案件侦破后,很快在考古界和文玩界引发了关注。“主要是这个团伙中的多名嫌疑人职业化水准高,而且身份特殊。”办案人员说。
主犯关某是国内某大型文物艺术品鉴定公司的鉴定师,对青铜器、玉器、石刻鉴定和文物修复研究颇深、水平较高,同时还有着二十多年倒卖文物的经历,在全国文物交易圈有一定的知名度。被抓前,刚刚和他人成立了文物勘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另一名主犯李某,更是具有盗掘古墓葬和鉴别文物的专业水准,不仅是文物通,还是非遗传承人,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文物勘探技术服务公司长期服务于文博系统考古勘探和文物修复,对徐州本地和周边接壤地区文物资源了如指掌。特别是对汉画像石有着痴迷的喜好,能仅凭拓片即可辨别出原石的真伪,与全国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交流甚多。
犯罪嫌疑人刘某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队的探工,懂风水、擅绘图,对古墓葬、古遗址勘探有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其伙同他人在徐州市贾汪区和山东省枣庄市频频盗掘古墓葬,屡屡得手,危害较大。

汉代石羊。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这起备受关注的系列盗墓案中,李某曾担任过多次背后大佬的角色,白天他与考古队一起参与古墓的保护性发掘研究。入夜后,就使用炸药等非法盗掘古墓,甚至为了盗走珍贵的汉石画像,不惜暴力拆解,对文物造成极大破坏。即使在全国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后,周围人员多次提醒他,但他仍然执迷不悟。被抓获时,办案人员在其藏匿文物的仓库中发现两面墙体的隔层中藏了满满一面墙的珍贵汉石画像。“遇到有人询问,他就以修复文物做掩护,蒙混过关。”办案人员说。
在专案组抓获的27名犯罪嫌疑人中,11人有犯罪前科,其中9人具有盗掘古墓葬和倒卖文物前科、2人具有盗窃前科。每次作案前团伙成员都是碰头说事;前往现场作案时伪装车辆,躲避视频监控,作案时间全部选择夜晚。而在外地作案、和交易时都是连夜往返。

汉代“半两”钱范。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盗掘古墓葬和倒卖文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认同。此类圈子相对比较固定和隐蔽,交流基本只用黑话和隐语,局外人根本无法理解。例如出资和收货的叫掌眼,组织人干活的叫支锅,看风水勘探找墓的叫认眼,挖土和运土的叫土工,踩点的叫踩盘子,盗墓时站岗放哨的叫望风;一百块钱被称为一块,一万块钱被称作一方等。类似的语言很多,行话晦涩,初期侦控难度非常大。”办案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们的交易活动也很隐蔽,从掌握的情况看,文物交易基本上都是地下或半地下进行。重要文物交易,不使用现代支付手段,当场谈价、当场付现金,互不打听来去、互不探听对方。此案中很多情况线索、交易事实都是通过传统手段获取的,应该说是侦办文物类案件的最大难点或者说是显著特点之一。
这些文物被盗掘后都去了哪?办案人员说,此案追缴的4000余件文物中,有的文物被倒卖到了外地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的进入了古玩市场和工作室,有的流入了民间藏家手上,有的被嫌疑人藏匿家中、厂房仓库甚至埋进自留地里。其中一件涉案青铜器半年之中就先后被倒手五次。
2022年6月,背后大佬李某因犯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2025年9月17日,李某团伙中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至此,李某一案涉及的20多名犯罪分子终于被绳之以法。

汉代铜鼎。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追缴的被盗文物,相当于一个中型博物馆藏品
这起案件结束,但打击文物犯罪的工作还在继续。
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上游新闻记者看到,为了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手法,工作室里摆放着洛阳铲等不同类型的盗墓工具,办案人员说,只有掌握这些工具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在现场找到线索。工作室的书架上,更是摆满了各类文物考古专业书籍和学术著作。到这起案件侦破时,3年时间,由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获取线索或参与指导破获的盗墓、贩卖文物等案件260多起,缴获文物保守估算超过1.3万件,其中经鉴定明确为国家一级的文物11件,抓获盗墓、贩卖文物犯罪嫌疑人230名,包括两名公安部A级通缉犯。如果将追缴回来的文物集中起来,足可匹敌一个中型博物馆的藏品。

明代石兽。图片来源/徐州警方
徐州文物资源丰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室成员除了自己要学习文物和考古知识外,刑侦支队也会定期对基层民警开展文物知识培训,很多案件的线索都是基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
“盗掘和倒卖文物,行业古老,有着千年历史。这是一个主要人员相对固定、活动诡秘、不见阳光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圈子和交流方式,外行人很难涉足其中。减地浅浮雕、窃曲纹、青花白地、探针等等,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名词,大部分民警对其了解的是少之又少。所以,为有效打击文物犯罪,特别是针对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均系具备相当丰富的文物和考古知识的职业犯罪的情况,徐州市公安局还组建了专业性核心团队,通过以案代训、边办边学等方式,在实战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办案人员说。

不同的盗墓工具。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