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下沉千县开店超8000家 幸运咖一线突围门店近万 平价咖啡迎来新机遇

星巴克下沉千县开店超8000家 幸运咖一线突围门店近万 平价咖啡迎来新机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伊妹儿)在星巴克10月30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中,星巴克中国交出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财报数据,其下沉市场的发展成绩十分亮眼,并在全国1091个县级城市开出了8011家门店。有趣的是,蜜雪集团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作为10元以下平价咖啡的“黑马”,正高歌猛进驶入一线市场,相关门店数超过千家,总门店数超过9000 家,展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国内咖啡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咖啡从“社交属性”逐渐转向“日常属性”,平价咖啡迎接发展新机遇。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巫景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咖啡品牌的竞争是一场‘持久战’,其根基在于成本控制、供应链与品牌建设这三大核心能力,而赢得年轻消费者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星巴克中国“猛攻”下沉市场 交出亮眼答卷

星巴克10月30日发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在营业收入方面,星巴克中国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达到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025全财年收入达到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星巴克特别强调了其在下沉市场的发展成绩,财报显示,截至2025财年末,星巴克在全国1091个县级城市开出了8011家门店。

近年来,高价咖啡品牌遇冷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今年6月,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王牌品类实施大规模降价,数十款产品平均降幅约5元,这被视为其进入中国26年来最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在皮爷咖啡(Peet‘s Coffee)、Seesaw等精品咖啡品牌纷纷收缩战线、行业“闭店潮”蔓延的背景下,星巴克的业绩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

关于市场关注的星巴克中国出售事宜,星巴克全球董事长兼CEO倪睿安在10月30日的业绩交流会上回应称,已“收到来自多个高质量合作伙伴的兴趣”,同时强调“预计将保留星巴克中国的重要股权,并对该地区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在频频战略调整之下,星巴克能否持续保持企稳态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巫景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星巴克布局下沉市场,其意义超越了简单的规模扩张,是一种深层次的战略平衡。通过在下沉市场开辟新战线,能够有效策应其在一线城市的业务,巩固整体市场地位。”

幸运咖驶入一线市场 平价咖啡“黑马”接近万店

近年来,瑞幸、库迪等平价咖啡品牌广泛扩张门店,蜜雪集团旗下幸运咖更以6-8元平价切入下沉市场,正向“万店目标”全力冲刺。光大证券研报显示,自咖啡行业消费降级和头部品牌开启价格战,整体消费价格带下移,这为平价品牌带来一定行业机会。

记者注意到,幸运咖近期全面更换秋季大菜单,于10月10日推出“幸运拿铁季”系列新品,包括“柠檬酪酪”等七个系列共10款新品,全系列拿铁9元、轻乳茶7元。据记者了解,截至10月上旬,幸运咖“椰椰拿铁”今年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销量超3000万杯,“椰椰拿铁”自2022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亿杯。

星巴克下沉千县开店超8000家 幸运咖一线突围门店近万 平价咖啡迎来新机遇

展开全文

截至目前,幸运咖总门店数已超过9000家,较年初规模已实现翻倍以上增长,覆盖全国超300座城市。今年以来,幸运咖推出一系列措施,持续开发一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势能市场,截至10月上旬,幸运咖在一线市场的总门店数超过千家,北京、深圳等地多店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展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平价咖啡或成主流 行业未来系于年轻消费者

灼识咨询发布的《2025中国咖啡产业枢纽发展白皮书》显示,今年以来,咖啡消费从一线城市白领向新线城市、Z世代渗透,覆盖更多年龄与收入群体,咖啡从“社交属性”逐渐转向“日常属性”。

在此背景下,平价咖啡显示出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的潜力。巫景飞表示,“‘品牌分层’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国内咖啡市场正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当代年轻消费者既看重性价比,又追求品质生活,这为平价品牌创造了重要机遇。”巫景飞认为,高端品牌未来可能向更小众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高端精品咖啡还是平价亲民咖啡,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夯实和品牌打造。巫景飞称,“咖啡品牌的后端必须夯实供应链基础,通过自建或整合专业体系,在稳定品质与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蜜雪冰城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庞大的自有供应链体系确保了成本与品质的稳定。”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高质平价”的追求正在重塑咖啡行业的竞争规则。巫景飞表示,“年轻人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品牌竞争的本质是对下一代消费者的争夺。”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