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新德里干了件5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事,结果成了代价高昂的奇观

  10月下旬开始,印度首都新德里启动了50年来首次大规模人工降雨试验,希望借此缓解持续恶化的空气污染,但因成效有限引发争议。

新德里干了件5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事,结果成了代价高昂的奇观11月10日,在印度新德里,人们在雾霾中走在农田里。    新华社发

10月下旬开始,印度首都新德里启动了50年来首次大规模人工降雨试验,希望借此缓解持续恶化的空气污染,但因成效有限引发争议。

时机不对的降雨试验

新德里气候分‌凉季、热季和雨季‌三个季节,凉季从10月至次年3月。凉季雾霾问题目前已成为危及民众健康的严峻挑战。每年凉季,冷空气使农田焚烧、工厂和汽车排放物滞留在地表。今年排灯节过后,新德里空气质量再次降至危险级别,棕色雾霾笼罩全城,PM2.5浓度一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值的20倍。

“空气污染正在杀死我们。”新德里居民的抱怨道出了普遍的生存焦虑。自今年执政党印度人民党重新夺回德里议会主导权以来,人工降雨便成为其承诺解决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次试验预算达3400万卢比,来自新德里政府今年5月批准的专项经费。印度官员在试验前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如果条件保持有利,新德里将于10月29日迎来第一场人工降雨。

然而,精心筹备的人工降雨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印度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新德里没有记录到任何有效降雨,仅出现几毫米毛毛雨,甚至难以精确测量。

气象条件不足是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负责此次试验,该校校长阿格拉瓦尔事后承认,试验期间首都上空云层湿度过低,低于人工降雨所需的50%湿度。这一情况与印度联邦环境部此前收到的专家警告完全吻合。去年,印度专业机构一致建议,不要在凉季进行人工降雨。因为凉季气候干燥、湿度极低,很少形成人工增雨所需的云层;即便出现云层,也往往高度过高或过于干燥,形成的降水常常在落地前就蒸发殆尽。

从试验成本与收益来看,此次尝试也得不偿失。据悉,两次飞行试验各耗资约600万卢比,仅实现PM2.5和PM10污染物6%到10%的短暂下降。阿格拉瓦尔表示,虽然在首都15个地点检测到污染物小幅下降,但承认人工降雨“并非理想的解决方案”。

控制污染源才是关键

试验失败引发印度社会对政府决策的广泛质疑,专家、环保人士、民众纷纷发声,批评此举忽视科学建议、浪费公共资金,且回避了污染治理的根本问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政府为此次试验耗资巨大,但普通民众并未感受到任何改善。专家群体对此次试验的批评更为尖锐。德里大气科学中心的加尼和阿丘塔拉奥撰文称:“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误用案例。”他们还警告说,有关人工降雨中的化学物质(如碘化银或氯化钠)对农业和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目前的研究还很少。

面对质疑,新德里政府试图辩解。来自印度人民党的萨赫德瓦表示,现在就将人工降雨试验斥为“科学上的失败” 还为时过早。政府官员强调,人工降雨计划仍处于试验阶段,并指出后续计划将在印度理工学院专家完成评估后决定。

阿格拉瓦尔解释称,此次活动费用高昂的主要原因是飞机从坎普尔起飞,“如果我们从德里附近的机场起飞,就可以降低飞行成本”。他还强调,人工降雨只是权宜之计,“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控制污染源,如果没有污染,就无需人工降雨,但这需要时间”。

这场耗资千万的人工降雨试验,不仅未能缓解雾霾,反而暴露了印度在污染治理中的决策困境。正如媒体所言,真正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时候会下雨,而是“谁无视科学,以及为什么”。在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任何短期技术干预都难以改变新德里凉季雾霾的严峻现实。这场 “代价高昂的奇观” ,为全球污染治理提供了深刻警示。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qz22.cn/3921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